首页 二字词语 三字词语 四字词语 词语大全

词语大全

上国

拼音:shàng guó

注音:ㄕㄤˋ ㄍㄨㄛˊ

词性:

结构:上(独体结构)国(全包围结构)

含有上的词语

含有国的词语

上国的基本意思

词语解释:

指国都以西的地区。

春秋时称中原各诸侯国为上国,与吴·楚诸国相对而言。

外藩对帝室或朝廷的称呼。

指京师。

引证解释:

⒈ 指国都以西的地区。

引《左传·昭公十四年》:“夏, 楚子使然丹简上国之兵於宗丘。”
杜预注:“上国,在国都之西。西方居上流,故谓之上国。”

⒉ 春秋时称中原各诸侯国为上国,与吴楚诸国相对而言。

引《左传·昭公二十七年》:“﹝吴子﹞使延州来季子聘于上国,遂聘于晋,以观诸侯。”
孔颖达疏引服虔曰:“上国,中国也。盖以吴辟在东南,地势卑下,中国在其上流,故谓中国为上国也。”
《国语·吴语》:“越灭吴,上征上国。”
韦昭注:“上国,中国也。”
三国魏陈琳《檄吴将校部曲文》:“﹝夫差﹞抗衡上国,与晋争长。”
清刘大櫆《送张福清序》:“昔在自古, 闽粤不齿於上国。”

⒊ 外藩对帝室或朝廷的称呼。

引《后汉书·陈蕃传》:“夫诸侯上象四七,垂耀在天,下应分土,藩屏上国。”
李贤注:“上象四七,谓二十八宿各主诸侯之分野,故曰下应分土,言皆以辅王室也。”
三国魏曹植《与杨德祖书》:“吾虽德薄,位为蕃侯,犹庶几戮力上国,流惠下民。”
唐白居易《祭迴鹘可汗文》:“抚有九姓,制临一方,气吞诸戎,名播上国。”
清魏源《圣武记》卷五:“惟布达拉一区,其土膏衍,其人秀好,其音华夏,故吐番赞普都之,以鞭挞四夷,抗衡上国。”

⒋ 指京师。

引南朝梁江淹《四时赋》:“忆上国之綺树,想金陵之蕙枝。”
《资治通鉴·唐德宗建中二年》:“今海内无事,自上国来者,皆言天子聪明英武,志欲致太平,深不欲诸侯子孙专地。”
胡三省注:“时藩镇窃据,自比古诸侯,谓京师为上国。”
《红楼梦》第四回:“薛蟠素闻得都中乃第一繁华之地,正思一游,便趁此机会,一来送妹待选,二来望亲,三来亲自入部销算旧账,再计新支,--其实只为游览上国风光之意。”

国语词典:

旧时南方吴、楚诸国对中原诸侯国的称呼。

网络解释:

上国

上国是指:1.在某种场合对祖国的爱称、敬称。2.诸侯或蕃邦对中央或中心大国称呼。3.春秋时称中原各诸侯国为上国,与吴楚诸国相对而言。4.指京师。5.指国都以西的地区。
上国的近义词
上国的反义词
上国的造句
上国的字义
读音:shàng,shǎng[ shàng ]

1. 位置在高处的,与“下”相对:楼上。上边。

2. 次序或时间在前的:上古。上卷。

3. 等级和质量高的:上等。上策。上乘(佛教用语,一般借指文学艺术的高妙境界或上品)。

4. 由低处到高处:上山。上车。上升。

5. 去,到:上街。

6. 向前进:冲上去。

7. 增加:上水。

8. 安装,连缀:上刺刀。上鞋(亦作“绱鞋”)。

9. 涂:上药。

10. 按规定时间进行或参加某种活动:上课。上班。

11. 拧紧发条:上弦。

12. 登载,记:上账。

13. 用在名词后边,表示时间、处所、范围:晚上。桌上。组织上。

14. 用在动词后边,表示开始、继续、趋向、完成:爬上来。锁上。选上代表。

15. 达到一定的程度或数量:上年纪。

16.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,相当于简谱中的“1”。

读音:guó

国guó(1)(名)国家:~内|祖~|外~|保家卫~。(2)(名)代表国家的:~徽|~旗|~宴。(3)(名)指我国的:~产|~术|~画|~药。(4)(名)(Guó)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