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二字词语 三字词语 四字词语 词语大全

词语大全

三省

拼音:sān xǐng

注音:ㄙㄢ ㄒ一ㄥˇ

词性:

结构:三(独体结构)省(上下结构)

含有三的词语

含有省的词语

三省的基本意思

词语解释:

三省sān-shěng

(1) 指中书省、门(好工具.)下省、尚书省。中国历史上隋唐时代三省同为最高政务机构,一般为中书决策,门下审议,尚书执行,实际上为三省长官共同负责中枢政务。这一制度对后代的官制影响很大

英three ministries

引证解释:

⒈ 省察三事。

引《论语·学而》:“曾子曰:‘吾日三省吾身:为人谋而不忠乎?与朋友交而不信乎?传不习乎?’”
后泛指认真反省自己的过失。 《后汉书·郎顗传》:“伏惟陛下躬日昃之听,温三省之勤,思过念咎,务消祗悔。”
南朝梁江淹《讨沉攸之尚书符》:“符至之日,幸加三省。”
明谢谠《四喜记·月桂同攀》:“孝名儿乾坤永垂,一日里三省吾身。”

⒉ 指中书省、门下省、尚书省。自南北朝至唐,三省同为最高政务机构。

引《新唐书·百官志一》:“初, 唐因隋制,以三省之长中书令、待中、尚书令共议国政,此宰相职也。”

⒊ 借指朝廷决策机构。

引清姚鼐《送方坳堂解官后将之上江》诗:“三省最迟麾出把,九州独许盖先倾。”

⒋ 特指我国东北三省。

引《东北人民抗日歌谣选·红旗飘》:“齐心合力打日本,收回三省救同胞。”

国语词典:

以三事省察,泛指详察己身过失。

网络解释:

三省 (中国古代行政机构)

三省是中国古代的官制制度,肇始于魏晋南北朝,完善于唐,宋辽沿用。三省即中书省、门下省和尚书省,分别负责起草诏书、审核诏书和执行政令(决策、审核和执行),一定程度上起到防止个人专断的作用。
三省的近义词
三省的反义词
三省的造句

抗日战争初期,日本帝国主义强占了我国东北三省。

大别山绵亘在河南、安徽、湖北三省的交界处。

东北三省儿童剧观摩演出在长春举行。

东北三省冬天真冷,户外滴水成冰。

日军占领了东三省,难道我们就该引颈受戮不成?

由于敌寇铁蹄的践踏,富饶美丽的东三省转眼成为满目荒凉的残年余力。

由于敌寇铁蹄的践踏,富饶美丽的东三省转眼成为满目荒凉的残山剩水。

我军在解放东三省之后,一路追亡逐北,直捣蒋家王朝的老巢。

柳条湖一声轰响,显出日寇狼子心肠。占我东三省,害我百姓去逃亡。八年抗战驱敌顽,换来祖国好江山,牢记国耻不忘本,建设经济保国安。国强民富立世界,中华崛起不可觑!

自我评价:每日三省吾身,闵于行,而好于学,不耻下问,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。

三省的字义
读音:sān

三sān(1)(量)数目;二加一后所得。(2)(量)表示多数或多次:~番五次。

读音:shěng,xǐng[ xǐng ]

1. 检查:反省(检查自己)。省察(考察)。吾日三省吾身。

2. 知觉,觉悟:省悟。发人深省。

3. 看望父母、尊亲:省亲。省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