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二字词语 三字词语 四字词语 词语大全

词语大全

郑卫之声

拼音:zhèng wèi zhī shēng

注音:

词性:

结构:

含有郑的词语

含有卫的词语

含有之的词语

含有声的词语

郑卫之声的基本意思

词语解释:

《吕氏春秋·季夏纪》:“郑卫之声,桑间之音,此乱国之所好,衰德之所说。”

成语解释

郑卫:春秋时的郑国和卫国。指春秋战国时郑、卫等国的民间音乐

汉·刘向《新序·杂事》:“寡人今日听郑卫之声,呕吟感伤,扬激楚之遗风。”

郑卫之音、郑卫之曲

郑卫之声作宾语;指淫乐。

查看更多

郑卫之声的近义词
郑卫之声的反义词
郑卫之声的造句

使天人晏安,草木蕃殖;六宫斥其珠玉,百姓乐于耕织;寝郑卫之声,却靡曼之色。

我聆听博物馆小姐们用以弹奏几曲,有黄钟大吕之声,也有所谓“郑卫之声”的俗乐。

春秋战国时期的“郑卫之声”,更是作为一代新音乐的代表,使听者“乐此不倦”。

在君子看来,它已经失去了乐表达人情的初衷,郑卫之声、桑间之音,都是乱国之君的所好。

儒家推崇的就是这些礼乐,把流行乐看成是郑卫之声,亡国之音。

郑卫之声的字义
读音:zhèng

(1)(名)周朝国名;在今河南新郑一带。(2)(名)姓。

读音:wèi

(1)(动)本义:防护;保卫。(2)(名)明代驻兵的地点;驻军人数比“所”多;后来只用于地名:威海~兵。(3)(名)周朝国名;在今河北南部和河南北部一带。(4)姓。

读音:zhī[ zhī ]

1. 助词,表示领有、连属关系:赤子之心。

2. 助词,表示修饰关系:缓兵之计。不速之客。莫逆之交。

3.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,使成为句子成分:“大道之行也,天下为公”。

4. 代词,代替人或事物:置之度外。等闲视之。

5. 代词,这,那:“之二虫,又何知”。

6. 虚用,无所指:久而久之。

7. 往,到:“吾欲之南海”。

读音:shēng

声shēng(1)(名)(~儿)声音:雨~。(2)(量)表示声音发出的次数:喊了两~。(3)(动)发出声音;宣布;陈述:~东击西。(4)(名)名声:~誉|~望。(5)(名)声母:双~叠韵。(6)(名)字调:平~|四~。